衛生健康知識--秋季謹防幼兒腹瀉發生
時間:2019年09月18日 點擊次數:42467
立秋過后,早晚氣溫明顯下降,兒童腹瀉開始進入多發季節。特別是對于胃腸道系統和免疫系統尚不成熟的嬰幼兒,由于調節機能較差,更屬于腹瀉的易感人群。如果受涼或喂養不當,極易導致嬰幼兒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造成腸道吸收困難,嚴重者會導致身體消瘦、體弱多病甚至發育遲緩。
縣婦幼保健院兒科專家提醒,患兒預防腹瀉,首先要注意飲食衛生,小孩的胃腸功能都比較薄弱,一定要飲食有節制,尤其不能吃大量的冷飲。
封丘縣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 孫會霞:“秋天到了,是秋季腹瀉的高發季節,秋季腹瀉主要是:輪狀病毒感染。癥狀是發熱、嘔吐、水便、大花樣便。”
除了注意飲食衛生、少吃冷飲,家長還要注意幼兒所處環境溫度的調節,如果長時間在空調房中,溫度不宜調得過低,晚上盡量不要睡涼席,并且要注意孩子腹部和腳部的保暖。不可盲目用藥。
封丘縣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 孫會霞:“發生秋季腹瀉以后家長也不要恐慌,家長在家里面做一般的護理,勤通風,多飲水,注意保暖,補充補液鹽,重癥的要到醫院就診,及時到醫院就診。”
因為小兒腹瀉很容易導致體內的水分與營養素極速流失,造成缺水。所以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認為小兒腹瀉應讓孩子多喝水,也有的家長認為可讓孩子喝糖水補充營養。醫生提醒,應對小兒腹瀉確需“補水”,口服補液鹽中含有適當比例的葡萄糖、堿、氯化鉀和氯化鈉,能補充患兒腹瀉流失的水、電解質和糖分,幫助孩子快速恢復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