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鄉鄉情簡介
城關鄉位于封丘縣西南方向,西、南兩面環繞縣城,東與魯崗鎮,北與王村鄉,西與應舉鎮,南與陳橋鎮、荊隆宮鄉相接,并與回族鄉交錯相鄰。區域面積59.95平方公里,耕地5.8萬余畝,轄39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余人。G327、S227、蘭原高速、新——長公路、G106—G107連接線、封—開公路、封—尹公路、尹—獐公路均從城關鄉境內通過,國、省、縣級道路呈“米”字形貫穿全境。2023年以來先后榮獲“全市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先進鄉鎮”“年度服務招商引資先進單位”“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突出項目建設“提增效”。實施“長封一體化”發展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縣域經濟優勢互補局面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縣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城關鄉作為主戰場,在無先例可循、無經驗可依、無外力可借的困難情況下,鄉黨委政府克難攻堅、勇挑重擔,高效推進城南新區、飛地園區征地征遷工作。自征遷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征收土地共4200余畝,保障了城南新區、大功引黃調蓄工程、蘭原高速連接線、國道230、飛地產業園等13個省市縣重點項目用地,高標準完成項目圍擋、清障等工作,順利保障22個省市縣重點項目進地施工。截止目前,濱河路建設、封曹路升級改造、封曹路西延(南延)、文化路高速連接線,已全線貫通。
突出特色產業“強引擎”。城關鄉立足區位、產業、特色,把調整產業種植結構、發展特色種植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和內生動力,持續推動農業產業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圍繞打造“一村一品”發展思路,積極引導集體產業不斷升級產業鏈條,擴大規模,豐富品種。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有西孟村“金源農業+農戶模式”的金銀花深加工產業;董堤村藥材種植產業;小婁堤村、拐鋪、李家莊、東河等村蔬菜大棚產業,種植有釜山88玲瓏圣女果、草莓、甜瓜、吊瓜、番茄、韭菜等蔬果產品。切實增加了群眾收入、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為鄉村振興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突出鄉村發展“優環境”。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按照“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建設標準,充分與“五星支部”創建相結合。深入開展以“六亂”和“六清”為主要內容的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巡回交叉互查、組建志愿服務隊等方式,有效推動環境改善;與“戶廁改造”相結合。堅持因村制宜、建管并重,組織各站、村統籌協調推進“戶廁改造”工作,充分宣傳引導,全流程嚴格把控,確保改廁質量,把戶廁改造工作納入日常檢查范圍,確保長效管護渠道暢通;與“三通一規范”建設相結合。切實把民心工程干好、干成。全鄉2023年“三通一規范”建設分兩個批次實施9個村,進一步升級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與“一宅變四園”創建相結合。按照一村一策原則,鼓勵各村將廢棄閑置宅院改造成菜園、果園、花園、游園,切實營造綠色美麗、和諧幸福的鄉村生活;與“文明和美庭院”創建相結合。把“文明和美庭院”創建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累計共評選出3000余戶,以庭院“小美”聚合美麗鄉村的“大美”,分批分次扮靚鄉村振興路。
突出政府建設“精服務”。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廉潔從政探索,深化政務服務公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通過業務培訓和能力素質培養,扎實推進機關效能建設,著力轉變工作作風,大力整治慵、懶、散、拖行為,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突出民生保障“增福祉”。全力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建立安全生產隱患排查領導小組,形成定期常規檢查和重點專項督導結合的工作模式,常態化督導檢查、安全知識宣傳培訓暨演練;全力維護信訪穩定大局。常態化開展“六防六促”工作,積極開展安全教育以及法律法規等宣傳活動,發揮綜治網格化管理機制,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進一步提高認識,暢通渠道,收集訴求,重視群眾來訪接訪工作;全力做好應急保障工作。建立日常應急管理制度,成立機關各類值班值守小組以及各村應急工作隊,保障突發事件發生的反應機制和責任到人,定期組織應急辦、民兵隊開展防汛演練,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豫公網安備41072702000103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