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水平
時間:2022年09月28日 點擊次數:14412
為有效防范化解風險,將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封丘縣以“三零”創建為抓手,組織力量圍繞六類矛盾糾紛,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六防六促”工作,努力將矛盾糾紛防范在源頭,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層。
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糾紛
過去,由于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不及時、不到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信訪案件數量逐年上升,各級黨委、政府被牽扯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群眾對有糾紛不能得到及時化解更是頗有怨言。
2017年以來,封丘縣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哪里有糾紛,哪里就有人民調解組織;哪里出現矛盾糾紛,哪里就有人民調解員出現。
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社會管理中“預警器”“減壓閥”的作用,封丘縣積極推進“訴調”“警調”“訪調”“交調”等對接,在縣法院、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交警大隊分別設立訴前調解委員會、信訪事項調解委員會、交通事故調委會;各鄉(鎮)調委會在7個基層法庭和19個派出所設立人民調解室;鄉(鎮)調委會還與基層法庭實現了司法確認工作的無縫對接。
建立專職調解員隊伍,強化基層調解力量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封丘縣83萬人口中有50多萬都居住在鄉村。社會治理的基礎在基層,薄弱環節在鄉村,對于封丘來說更是這樣,必須建立一支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把矛盾解決在最基層,才能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有序。
為此,2018年9月,封丘縣經過呈請、審批、報名、面試、公示、培訓等嚴謹程序,在全縣范圍內從退休老干部、農村老黨員、老教師等有調解經驗和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中公開選聘58名專職人民調解員,組建了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并結合村“兩委”換屆,調整補充了全縣609個行政村調委會。
健全完善銜接聯動工作機制,服務經濟建設
疫情發生以來,封丘縣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聚焦勞資、環保等重點領域,積極做好企業與職工、周邊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引導企業依法理性解決紛爭,共調處化解涉企矛盾糾紛121件。2020年8月,封丘縣公安局應舉派出所接到報警電話,報警人稱國電河南公司封丘新能源分公司項目部施工現場因勞動報酬糾紛可能導致82名農民工群體性沖突事件。民警為避免事件惡化,緩和矛盾,啟動警調對接機制,邀請應舉鎮人民調解員李應榮、崔紀群介入糾紛現場,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工作。調解介入后,制定周密詳細調解方案,運用“情、理、法”相結合,宣傳國家法律、黨的政策,經過連續20天加班加點工作,終于做通了雙方的工作,實現案結事了,有力地支持了國家重大項目建設。
從“接調”到“找調”群眾信任感滿滿
2022年2月21日,一群情緒十分激動的人來到封丘縣司法局城關鎮司法所反映問題,請求給予幫助。經了解,他們100多人都是某建筑公司雇傭的建筑工人,建筑公司拖欠他們工資款400萬元,多次催要未果。無奈之下,尋求幫助。調解員王勇當即意識到,如不及時妥善處理,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便當即聯系某建筑公司和開發商負責人,并約定好時間在鎮調委會進行調解。面對矛盾的焦點,調解員王勇從法律、情義的觀點出發,通過以案說法、以案釋理,從法律角度講解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嚴重性。而后,調解員王勇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導,表明100多名農民工大多來自江蘇、浙江等省份,工資收入是家里主要經濟來源,他們背井離鄉幸苦工作,掙錢也不容易,希望雙方能換位思考,多站在農民工的角度想一想。經過5個小時的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開發商于2022年3月1日上午10時前支付400萬元工程款給建筑公司,由建筑公司于2022年3月1日上午12時前支付400萬元給農民工發放工資。為確保協議履行,防止反悔,調解員全程跟進,督促雙方按照協議約定履行承諾。2022年3月1日上午,在調解員的見證下,將400萬元現金分發到了農民工的手中。至此,一場因拖欠農民工工資引發的群體性糾紛,在調解員王勇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得到了圓滿解決。
“我經常看電視上的調解類節目,學習他們的調解技巧,有時候也會向群里請教。”王勇說的微信群是縣司法局建立的由法院人員、律師、人民調解員等共同參與的調解工作群,遇到難辦、不會辦的調解案例,他都會向群里的專家請教。
而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調解員的積極性,封丘縣制定了考核制度和培訓制度,對成功調解的案件進行績效獎勵,對綜合評分不達標的予以解聘。定期舉辦培訓班以及不定期的案件評審交流活動,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員化解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好矛盾糾紛分析預警工作
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預警機制,鄉(鎮)調委會每月匯總分析矛盾糾紛的類別、成因、特點、發展趨勢,編發《矛盾糾紛整體動態分析報告》,為縣委科學決策、防范風險提供客觀依據,及時排查化解,防止矛盾糾紛積累、蔓延、擴大和激化,預防經濟民生領域風險演化為政治風險、社會風險,受到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時任新鄉市政協副主席、封丘縣委書記李暉同志先后兩次在《矛盾糾紛整體態勢分析報告》作出批示,人民調解工作得到了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
“一份付出,一份回報”, 封丘縣人民調解員積極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將矛盾糾紛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做到發現在早、預防在先、處置在小,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經典案例不勝枚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和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有糾紛找人民調解”的維權理念正深植全縣人民群眾的心間。
“過去大家有矛盾首先想到的是找政府,現在第一個想到的是向調解員求助。”封丘縣司法局局長李東嶺說,2022年,封丘縣以“三零”創建為抓手,弘揚發展“楓橋經驗”,創新封丘治理實踐,深入開展“助力平安創‘三零’、喜迎黨的二十大”專項活動,各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排查矛盾糾紛1224件,調處成功888件,調成率72.5%;應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的《封丘縣82名農民工與某建筑公司勞動爭議糾紛調解案》入選司法部中國法網案例庫;人民調解員李應榮被評選為全國2022年度“平安之星”;在城關鎮調委會的指導下,成立了封丘縣第一家文苑小區業主委員會,人民調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