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村鄉:“金穗子”歸倉 “青紗帳”變“糧”
時間:2024年09月18日 點擊次數:1997
九月秋收忙。時下,馮村鄉玉米進入集中成熟期,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景象。農民們利用晴好天氣,搶抓農時,積極收獲、晾曬玉米,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9月15日,在馮村鄉秦淳于村一片玉米田里,一臺現代化的玉米收割機轟鳴著,緩緩地在田間行進,精準地將一排排玉米植株吞入機械。隨著收割機的前進,鋒利的切割裝置迅速地將玉米稈切斷,玉米穗被巧妙地摘離,而秸稈剛灑落到田間,摟草機、打捆機緊跟而上,又將秸稈打包成捆,靜待清運。
收割機的糧倉里,玉米粒如同一粒粒金豆子,源源不斷地流進車廂,現場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而原來讓農戶視作廢棄物的“青紗帳”也被送至各儲存點,轉眼變成了寶貴的資源。
“雖然今年雨水較大,但由于排水追肥及時,玉米生產并沒有受到影響,還是豐收年!再加上鄉里面組織秸稈離田,能讓我們省去了旋耕的費用,省去的成本算是又增產了百十斤糧食!”秦淳于村村民秦保國說道。
近年來,馮村鄉通過引入農業社會化服務,積極探索農業廢棄物高效利用,通過秸稈離田,串起了一條低碳環保、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綠色產業鏈”,被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所接受,實現了變廢為寶和保護環境的“雙贏”。
截至目前,馮村鄉已完成秋收4000畝,完成秸稈離田2700畝,剩余地塊正在抓緊搶收中,力爭秋糧顆粒歸倉、秸稈全面收儲,為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新的貢獻。(封丘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