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鄉:廢品“搬家”煥新顏 鄉村“塑形”惠民生
時間:2025年05月12日 點擊次數:840
在封丘縣城北2.5公里處,省道S223旁的大馬寨村,曾因廢品收購業興起而鼓了村民“錢袋子”,卻也因亂堆亂放的廢品包皺了鄉村“眉頭”。如今,這個交通便利的村落正以一場“廢品革命”為切口,書寫著和美鄉村建設的生動實踐。
塑料瓶回收、廢品打包……依托區位優勢發展起來的廢品收購業,曾是大馬寨村的“致富密碼”。村民們走街串巷收廢品、分揀打包換收益,高峰期村內近半數家庭以此為生。然而,隨著收購規模逐步擴大,打包好的塑料堆、紙箱垛逐漸“占領”街頭巷尾,就連綠化帶內也碼滿了編織袋。
“既要讓群眾富起來,也要讓村子美起來。”村兩委班子針對廢品占道這個“頑疾”,摒棄“一禁了之”的簡單做法,在走訪經營戶、召開村民議事會后,敲定了“空間置換”方案,將村內空閑宅基設置為臨時存放點,村里統一租賃叉車,免費提供搬運服務,解決“搬不動、運不出”的實際困難。同時,要求村民抓緊時間售賣,并按照環保和消防安全要求,合理規劃經營場所,推動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
廢品“歸位”后,騰出的公共空間成為鄉村“美顏”的新舞臺。村兩委組織黨員、群眾清理街巷雜物,并計劃在閑置空地補種花卉苗木。利用廢舊輪胎、石碾、磨盤等老物件,打造鄉愁景觀。
從“廢品圍村”到“和美鄉村”,大馬寨村的蛻變折射出鄉村治理的溫度與智慧。當“關鍵小事”撬動“民生大事”,當“發展生計”遇見“生態顏值”,一幅“開窗即景、門口就業”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王村鄉的土地上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