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鎮:科技賦能“金銀”香 苗圃育出致富花
時間:2025年08月04日 點擊次數:824
在河南省封丘縣黃德鎮文巖村,一座集種質保護、創新研發、產業升級于一體的金銀花種質資源圃正煥發勃勃生機。作為國家級金銀花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基地,這里以科技為筆、以產業為墨,不僅孕育出一朵朵富民強村的“致富花”,更鑄就了“中國金銀花之鄉”的種業芯片,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種質創新:從“優”到“特”的品種革命
走進金銀花種質資源圃,70余份來自全國的優質金銀花種質資源在此“安家”,標準化活體基因庫記錄著每一份種質的“生命密碼”。該項目聚焦金銀花新品種選育,由河南師范大學李建軍教授團隊牽頭,依托省級財政項目及新鄉市重大專項支持,融合遺傳改良、分子育種及傳統雜交技術,已培育出豫金系列、特蕾1號、民生系列等十余個新品種,掀起了一場品種迭代的“綠色革命”。
其中,豫金1號較傳統主栽品種增產近20%,指標成分完美契合2025年版中國藥典,成為規模化種植的“明星品種”;特蕾1號、民生系列則以抗逆性強、品質優異著稱,平均增產超15%,讓種植戶畝均純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以前種老品種,忙一年賺不了幾個錢,現在換了豫金3號,不僅產量高,收購價還高,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文巖村種植戶樊艷霞的贊嘆,道出了新品種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紅利。
科技賦能:重塑種植范式的“智慧革命”
在資源圃的田間地頭,看不見的“科技網”正悄然守護著金銀花的生長。物聯網傳感器實時捕捉土壤墑情、氣象數據,大數據平臺為每塊田定制“生長處方”,指導種植戶精準灌溉、科學防控——這是資源圃打造的“智慧農業”圖景。另外,濕地凈化、循環灌溉等生態措施保障了生物多樣性及水土資源;智能灌溉、遠程監測等技術實現“新GAP六統一”及全流程溯源,配合“五良”模式,推動資源圃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有了‘生長處方’,啥時候澆水、咋施肥都明明白白,農藥用量少了三成,花兒還長得更精神!”文巖村黨支部書記劉志國口中的變化,源于資源圃創新的“良種+良法”模式。通過編制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黃德鎮已累計培訓農戶超萬人次,更構建起了“節水灌溉+有機肥替代”的生態循環體系,讓殘枝、花渣“變廢為寶”,區塊鏈技術全程溯源,讓每一朵金銀花都帶著“綠色身份證”。
產業升級:從“原料輸出”到“品牌崛起”
從種質創新到全產業鏈融合,資源圃正推動封丘金銀花完成華麗轉身。這里構建的“科研+基地+農戶+加工企業”鏈條,讓小農戶融入大產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蓬勃興起,推動產業從“賣原料”向“賣品牌、賣技術”跨越。如今,封丘金銀花區域品牌價值逐年攀升,豫金系列品種不僅暢銷國內,更向著“走向世界”的目標邁進。而金銀花固土保水、綠化環境的生態價值,更讓鄉村既有“產業顏值”,又有“生態氣質”,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下一步,黃德鎮種質資源圃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種質保存設施,完善低溫庫、DNA庫,向著“國家級種質資源庫”的目標全力沖刺。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科技與農業的碰撞正結出豐碩果實,一朵小小的金銀花,正綻放出鄉村振興的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