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鄉:黨建引領產業興 特色農業助振興
時間:2025年09月12日 點擊次數:450
您可能沒有來過封丘縣王村鄉,但您一定吃過王村鄉的特色果蔬——春天有紅潤誘人、酸甜可口的草莓;夏天有爽脆多汁的黃金蟠桃和皮薄如紙、清甜似蜜的小吊瓜;秋天有晶瑩剔透的葡萄和甜潤沁心脆口的蘋果;冬天有脆而無渣、清香四溢的貢芹……更有辣椒、西紅柿、鮮花絲瓜等一年四季持續產出的時令蔬菜。
王村鄉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推行“黨建+”聯農帶農模式,充分挖掘城郊鄉交通便利、蔬菜種植歷史悠久等優勢,科學謀劃特色農業發展新格局,推動特色種植產業集約化發展。通過“黨建+公司+農戶”“黨建+合作社+農戶”“黨建+家庭農場+農戶”多種模式,實現統一土地流轉、品種選育、技術指導和市場銷售,構建產供銷一體化服務體系。重點打造貢芹、蟠桃、葡萄、牛奶吊瓜等高附加值經濟作物規模化種植基地,有效解決農戶生產經營難題,實現黨建引領與產業振興同頻共振。
在瓦窯村,218畝圍村桃林把這個“狀元小鎮”變成了“桃花源”。
在鄉黨委政府號召下,瓦窯村探索實踐“黨建+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托管土地50畝、協調村民土地168畝,引進“中蟠11”“中油金銘”“中油蟠7”“黃金蜜4”四個品種的蟠桃。并依托村內成立的種植合作社,提供統一供苗,免費提供剪枝、疏果等技術指導,幫助群眾解決種植上的技術難題。
“我們村種植的四種蟠桃成熟期相互錯開,采摘期更長,群眾受益更高。且每種蟠桃口味都不同,能更大程度地滿足市場不同需求。”瓦窯村黨支部書記張勝強介紹道。
在蟠桃成熟后,由合作社牽頭擇優選擇商販定點上門收購,全村資源共享,實現了全村蟠桃種植、管理、銷售一站式服務,有效降低蟠桃儲存、損耗成本,進一步增加群眾收入。據統計,瓦窯村蟠桃平均每畝產值11000元,實現每畝增收2000元。
作為“封丘貢芹”的發源地,王村鄉種植“玻璃翠”芹菜已有百年歷史,更有特色產品“芹菜根”。通過“黨建+公司+農戶”模式,王村鄉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扶持村內注冊公司,成功申請“封丘貢芹”商標。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同步延伸產業鏈條,研發芹菜汁、芹菜面等深加工產品。目前,現已形成200余畝貢芹種植基地,帶動39戶貧困戶入股,實現每戶年收入增收2000元。
此外,盛水源豆腐加工廠憑借獨特水質和百年傳承的“臘生豆腐”工藝,在“黨建+公司+農戶”模式下穩步發展;后大寺村張振家庭種植農場以“黨建+家庭農場+農戶”模式,種植200多畝小米椒、桃樹等作物,帶動周邊群眾務農、致富;小城村在“黨建+合作社+農戶”模式下,將百畝桃林規劃成集采摘、農家樂、民宿等設施為一體的文旅勝地……
“黨建+”模式下的產業發展、致富故事不斷上演,目前,王村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規模已達600余畝,實現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帶動300余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下一步,王村鄉將繼續深化黨建引領產業發展之路,助力群眾增收致富,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封丘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