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縣納入河長制管理河湖概況
一、黃河
封丘黃河河道全長56公里,上接原陽,下連長垣,兩岸堤防間距為5.5—12.7公里,為典型的游蕩性河段。境內堤防分為臨黃堤、貫孟堤、太行堤、防洪堤,總長77.954公里。有險工3處、控導工程6處,439道壩(垛)護岸,護灘工程2處,防洪壩共22道。封丘黃河灘區面積110平方公里,共涉及荊隆宮、陳橋、曹崗、李莊、尹崗等五個鄉(鎮)。
二、文巖渠
文巖渠發源于武陟縣張菜園,流經平原新區、原陽、延津、封丘至長垣縣大車集與天然渠匯合后稱天文渠。文巖渠從天然渠、文巖渠匯流口至107國道河道總長度98.586公里,流域面積1548平方公里,河道保護原陽、延津、封丘三座縣城及沿岸群眾165萬人,保護耕地134萬畝。其中封丘縣境內長度39公里,流經陳固鎮、居廂鎮、黃德鎮、趙崗鎮,主要支流有文巖七支、文巖故道、文巖九支、馬圪檔排、張莊排、文巖十支、文巖十一支等,是封丘縣兩大主要排澇干渠之一,承擔著全縣重要排澇、防洪任務。
三、天然渠
天然渠從天然渠、文巖渠匯流口至京珠高速總長度83.14公里,流域面積739平方公里。其中封丘縣境內長度43公里,流域面積523平方公里、流域內耕地面積45萬畝、低洼地面積32萬畝;流域內流經荊宮鄉、城關鄉、城關鎮、魯崗鎮、馮村鄉、潘店鎮、留光鎮、黃陵鎮等8個鄉鎮,共207個村莊;主要支流有天然七支、天然八支、申莊排、天然九支、陶北排等,是封丘縣兩大主要排澇干渠之一,承擔著全縣重要排澇、防洪任務。
四、大功總干渠
大功引黃灌區總干渠封丘段從黃河穿堤閘紅旗閘至太行堤節制閘含條形沉沙池7.68公里,全長34.06公里,流經荊隆宮鄉、城關鄉、陳橋鎮、魯崗鎮、城關鎮、馮村鄉、趙崗鎮等7個鄉鎮40個村莊。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全縣灌溉、排澇、防洪任務。
五、陶北排
陶北排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李莊鎮海莊村,于黃陵鎮陶北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15.28公里,流域內流經李莊鎮、尹崗鎮、黃陵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東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六、天然九支
天然九支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李莊鎮劉莊村,于黃陵鎮陶北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13公里,流域內流經李莊鎮、潘店鎮、黃陵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東南部鄉鎮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七、天然九支三斗
天然九支三斗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曹崗鄉清河集村,于潘店鎮牛莊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10.5公里,流域內流經曹崗鄉、黃陵鎮、潘店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東南部鄉鎮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八、申莊排
申莊排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曹崗鄉清張寨村,于潘店鎮東申莊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15公里,流域內流經曹崗鄉、潘店鎮等兩個鄉鎮,是我縣東南部鄉鎮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九、天然八支
天然八支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曹崗鄉加堤村,于留光鎮辛店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14.92公里,流域內流經曹崗鄉、潘店鎮、留光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東部鄉鎮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天然七支
天然七支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陳橋鎮東香湖村,于潘店鎮車營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18公里,流域內流經陳橋鎮、魯崗鎮、潘店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東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一、天然七支二斗
天然七支二斗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陳橋鎮馬張寨村,于魯崗鎮東黃村營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9.8公里,流域內流經陳橋鎮、魯崗鎮等兩個鄉鎮,是我縣東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二、天然七支三斗
天然七支三斗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陳橋鎮陳橋村,于潘店鎮潘店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10.79公里,流域內流經陳橋鎮、魯崗鎮、潘店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東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三、天然七支四斗
天然七支四斗屬于天然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陳橋鎮三合村,于潘店鎮潘店村地界入天然渠,全長9.7公里,流域內流經陳橋鎮、曹崗鄉、潘店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東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四、沙加二支
沙加二支源于封丘縣城關鎮石莊村,于馮村鄉后馮村村地界入大功總干渠,全長10.8公里,流域內流經城關鎮、王村鄉、馮村鄉等三個鄉鎮,是我縣城區及沿途鄉鎮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
十五、文巖十一支
文巖十一支渠屬于文巖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趙崗鎮白莊村西南,于留光鎮小寨村地界入文巖渠,全長9.84公里,流域內流經趙崗鎮、留光鎮等兩個鄉鎮,是我縣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六、文巖十支
文巖十支渠屬于文巖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城南,于長垣縣常村鎮孫東村地界(即封丘縣趙崗鎮趙崗村北)入文巖渠,全長24.2公里,流域內流經城關鄉、城關鎮、王村鄉、馮村鄉、趙崗鎮等五個鄉鎮,是我縣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七、文巖九支
文巖九支渠位于原陽縣東北部和封丘縣的西部,渠道起源于原陽縣的齊街鄉的鄭皋寨,為西南至東北流向渠道,途徑封丘縣應舉鎮、陳固鎮、王村鄉、居廂鎮,于封丘縣居廂鎮冉固村北注入文巖渠內。文巖九支全長21.9公里,是我縣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八、文巖九支二分支
文巖九支二分支源于封丘縣城關鄉后九甲村,于王村鄉張賈村地界入文巖九支渠,屬于文巖九支的一條分支流,全長14公里,流域內流經城關鄉、荊鄉回族鄉、應舉鎮、王村鄉等三個鄉鎮,是我縣西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十九、文巖七支
文巖七支渠屬于文巖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延津縣,自封丘縣應舉鎮高呂寨村入境,于居廂鎮安上集村地界注入文巖渠,全長13.65公里,流域內流經應舉鎮、陳固鎮、居廂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西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二十、文巖故道
文巖故道渠屬于文巖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應舉鎮應舉村,于居廂鎮河東村地界入文巖渠,全長16.6公里,流域內流經應舉鎮、陳固鎮、居廂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西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二十一、馬圪垱排
馬圪檔排屬于文巖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應舉鎮劉村,于趙崗鎮后留固村地界入文巖渠,全長16.33公里,流域內流經應舉鎮、王村鄉、居廂鎮、趙崗鎮等三個鄉鎮,是我縣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二十二、張莊排
張莊排屬于文巖渠的一條支流,源于封丘縣黃德鎮葉寨村,于趙崗鎮南辛興村地界入文巖渠,全長約9.5公里,流域內流經黃德鎮、趙崗鎮等兩個鄉鎮,是我縣北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二十三、于林排
于林排屬于文巖十一支渠的一條分支流,源于封丘縣馮村鄉潘固村,于留光鎮青堆村西入文巖十一支渠,全長約6.2公里,流域內流經馮村鄉、留光鎮等兩個鄉鎮,是我縣東部重要的排澇防洪河道之一。
二十四、大功西一干
封丘縣大功引黃灌區大功西一干渠,從荊隆宮鄉前桑園村起至應舉鎮邵寨村,全長19.71公里,流經荊隆宮鄉、城關鄉、應舉鎮等三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西、南部鄉鎮灌溉任務。
二十五、大功西二干
封丘縣大功引黃灌區大功西二干渠,從荊隆宮鄉于店村起至應舉鎮朱莊村,全長6.417公里,流經荊隆宮鄉,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西、南部鄉鎮灌溉任務。
二十六、大功東干
封丘縣大功引黃灌區大功東干渠,從荊隆宮鄉南大功村起至陳橋鎮三合頭村,全長15.268公里,流經荊隆宮鄉、陳橋鎮等兩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西南部鄉鎮灌溉任務。
二十七、大功一干
封丘縣大功引黃灌區新大功一干渠,從城關鄉楊徐寨村起至王村鄉大馬寨村,全長15.87公里,流經城關鄉、王村鄉等兩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西部鄉鎮灌溉任務。
二十八、大功西一干四支
封丘縣大功引黃灌區大功西一干四支渠,從荊隆宮鄉小齊寨村起至荊鄉回族鄉荊鄉村,全長5.78公里,流經荊隆宮鄉、城關鄉、荊鄉回族鄉等三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西、南部鄉鎮灌溉任務。
二十九、大功東干一支
封丘縣大功引黃灌區大功東干一支渠,從荊隆宮鄉東大功村起至陳橋鎮險峰新村,全長2.8公里,流經荊隆宮鄉、陳橋鎮等兩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西南部鄉鎮灌溉任務。
三十、辛莊堤灣干渠
封丘縣辛莊引黃灌區堤灣干渠,從曹崗鄉廠門口村北、堤灣干渠首閘起至李莊鎮堤灣村西北堤灣北支止,全長2.8公里,流經曹崗鄉、李莊鎮等兩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東部鄉鎮灌溉任務。
三十一、辛莊廠門口干渠
封丘縣辛莊引黃灌區廠門口干渠,從曹崗鄉廠門口村北、廠門口干渠首閘起至潘店鎮蔡頂村東地止,全長7.575公里,流經曹崗鄉、潘店鎮等兩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東部鄉鎮灌溉任務。
三十二、辛莊一干渠
封丘縣辛莊引黃灌區辛莊一干渠,從李莊鎮鵝灣村東北、總干渠的末端一干渠首閘向北引水,至尹崗鎮彭莊村北正,全長10.7公里,流經李莊鎮、尹崗鎮等兩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東部鄉鎮灌溉任務。
三十三、大功引水渠
封丘縣大功引黃灌區大功引水渠,從陳橋鎮李七寨村起至荊隆宮鄉三姓莊村,全長4.75公里,流經陳橋鎮、荊隆宮鄉等兩個鄉鎮,是封丘縣主要農業灌溉渠道之一,承擔著我縣南部鄉鎮灌溉任務。
附件:封丘縣河長制辦公室關于調整封丘縣縣級河長的通知
附件:封丘縣河長制辦公室關于調整封丘縣縣級河長的通知
豫公網安備41072702000103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