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封丘縣2025年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讀
時間:2025年06月19日 點擊次數:1770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部署,加快推廣綠色種養循環模式,根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2025年度河南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豫農文〔2025〕201號)文件精神,封丘縣農業農村局起草了《封丘縣2025年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實施方案》,并征求了相關部門意見,形成此《實施方案》。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封丘縣2025年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實施方案》包含六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與目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高效種養業轉型發展,聚焦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以培育糞肥還田服務組織為抓手,通過財政補助獎勵支持,建機制、創模式、拓市場、暢循環,推廣成熟有效的組織方式和技術模式,穩定扶持壯大一批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主體,形成更加穩定的“種養+服務一體化”的種養適配、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和長效機制。2025年,整縣推進畜禽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施用有機肥料8.5萬畝(播種面積)耕地,著力構建糞肥還田全鏈條服務運行模式,建立健全綠色種養循環發展有效機制,促進生產主體種養小循環和區域種養對接中循環,推動實現生態循環和綠色發展。
第二部分為實施主體與動態管理。王村鄉、應舉鎮、居廂鎮、荊隆宮鎮、留光鎮、潘店鎮、黃陵鎮、李莊鎮、趙崗鎮等9個鄉(鎮)為2025年項目實施鄉(鎮)。
對試點鄉(鎮)實施動態管理。對試點鄉(鎮)施肥過程監管不嚴,施肥面積弄虛作假,以及組織不力造成施肥進度遲緩,影響項目進度的,剔除試點范圍,并按項目要求擇優補充試點鄉(鎮)。
第三部分為培育壯大服務主體。
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遴選3家提供畜禽糞污收集處理還田服務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不包括養殖企業)。服務組織應具備與承擔項目任務相匹配的場地、設施設備、質量控制、數量計量和服務能力等;應就地就近消納縣域內的畜禽糞污,還田利用。
第四部分為獎補內容標準
結合我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主推技術模式,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糞肥收集、處理、施用全鏈條服務予以獎補。2025年3家服務組織分別承擔居廂鎮23560畝,黃陵鎮23500畝,荊隆宮鎮、應舉鎮、留光鎮、趙崗鎮、潘店鎮、李莊鎮、王村鄉等37940畝全鏈條服務任務。
項目獎補資金共計777.2395萬元。計劃獎補資金753.2395萬元用于3家服務組織糞肥收集、處理、施用全鏈條服務補助。計劃獎補資金24萬元用于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維護、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宣傳培訓、項目考核驗收等費用。
第五部分為重點工作。一是加快實施進度。深入推進項目實施,加快資金執行,加強日常管理,完善長效機制。二是強化全程監管。強化過程監管,加強糞肥收集、處理和施用全過程監管;建立工作臺賬,臺賬內容要環環相扣,確保資料有據可查,數據邏輯關系合理;嚴控糞肥質量,糞肥質量不達標,禁止施用;嚴格資金管理,規范資金發放程序。三是加強調度評估。及時開展調度,積極開展工作調研,在關鍵的施肥時期,加密調度工作;加強總結評估,當年項目實施結束,做好年度總結評估。四是完善技術模式。立足我縣區域特點,以小麥種植為主線,堅持有機無機配合施用原則,因地制宜推廣“固糞堆肥發酵+糞肥機械+小麥”技術模式,確保糞肥科學合理還田。五是開展試驗監測。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委托鄭州大學等技術服務單位,實施田間試驗、糞肥質量抽檢、效果監測試驗、技術服務等,試點縣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第六部分為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及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縣政府辦公室、財政局、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審計局等相關部門和項目區鄉(鎮)人民政府負責人為成員的封丘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專班。工作專班負責項目的指導、協調等工作,充分調動全縣各部門力量,統籌協調解決試點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全面落實試點任務和要求。二是強化部門聯動:建立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縣審計局等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 各部門各司其職,協作配合,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三是強化技術支撐:充分發揮專家作用,聚焦大田糧食作物糞肥施用等難點堵點,緊抓糞肥還田關鍵時期,開展分區包片對口指導,采取科技講座、進村入戶、直播答疑、印發明白紙等多種形式,豐富實用的技術培訓,提升服務主體糞肥發酵、施用水平。四是加強機制創新。根據縣域綠色種養循環現狀,因地制宜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有效模式,采取向有機肥生產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快糞肥還田收集、處理、施用服務。五是宣傳培訓:做好社會宣傳,開展糞肥施用宣傳等。